中文科目:
基本保持稳定,注重修身养人
段吉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高考语文考试组组长
201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试采用国卷一,整卷结构基本稳定。内容依然分为现代阅读、古诗词阅读、语言应用、写作四个部分。试卷的题型和分数与2018年试卷相同。基本相同;试题顺序略有调整,现代阅读部分实用文本阅读和文学文本阅读的位置颠倒了。综合来看,试卷的阅读量、能力测试和思维要求与2018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是一门重视德育修人、坚持考语言文字运用、并将语文素养与能力实践融为一体。试卷。
今年的现代阅读,讨论课文阅读,入选铁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文章讨论了文学艺术为谁创作、为谁说话的问题。提出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阐述了文艺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解决了文艺创作是谁、为谁说话的困惑。在实用文本阅读方面,选取了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纸张寿命与温湿度关系数据表、毛里求斯档案文献脱酸与修复方案等三种材料提出命题。教材内容兼具跨学科特征和国际视野,引导考生拓宽阅读面,注重体现实践阅读的价值。文学文本阅读,从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选取《理水》,以新故事的形式塑造“中国脊梁”形象,让考生感受到伟大人物的精神力量。
古诗文阅读继续贯彻教学大纲中“读简单古诗文”的精神。文言读物精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篇。贾谊传才华非凡,热心政事,主张及时变革法令法规,忠于国家。这种忠诚能干的大臣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使候选人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古诗朗诵选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试题不仅考验考生阅读和理解古诗词的能力,还考验考生的审美能力。
语言文字使用题包括3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今年仍然采用三段单选题的形式。考点是用词、句子衔接、错句纠正。这种命题形式注重对语境的理解,凸显语言运用的全面性。另外两个主观问题是段落完成问题和段落压缩问题。这两类题是汉语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考生会比较熟悉。
作文题是一篇以劳动为主题的任务驱动作文。论述题结合考生的生活经历和答案要求,创设具体的写作情境,考验考生在特定写作情境中表达语言的能力。作文题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实践,贯彻劳动教育理念,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引导考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论述题包括古谚语、时代认识、学生思想偏差分析等,针对性很强。通过驳斥有关偏差言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从考生的实际答卷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现代文本阅读中过滤、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中华脊梁”形象、故事与新版本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古诗词文章的阅读中,古文词汇积累不足,仔细阅读诗词文本的能力不足;作文的“辩驳”和“反驳”能力有待加强;演讲稿写作不规范,读者(听者)表述不清,临场感不足。
建议中学语文教学要关注现实生活,认真学习当前理论精神,认真理解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落实语文核心能力培养。在必要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更注重整合。阅读教学需要增加阅读量,加强对文本的整体解读,加强对各种文体特点的理解和阅读风格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强调对阅读中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并注意实行课文精读。作文教学应注重理解写作任务的要求,理解创题时的写作情境,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数学:
以变求稳,注重考验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李文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教授、高考数学阅卷组组长
2019年高考数学题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五育并举”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数学学科特色,注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真实情境,综合考验应用能力
2019年数学试题重点测试数学应用素养,体现综合性、应用性考试要求。试卷设置的情境真实、贴近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数学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价值和作用。理科第六题根据中国古代典籍《周易》中的“卦”设置排列组合题,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科第六题设置了学校调查学生身体状况,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情境。抽样调查知识;科学题15介绍了非常流行的篮球比赛,并根据其中常见的比赛结果预测和比赛安排提出问题;文理题4以著名雕塑《维纳断臂》《Si》为例,探讨人体黄金分割之美;文科第一卷第17题是以商场服务质量管理为背景而设计的,体现对服务质量的要求。 《Science》第21题是以测试新药为背景来解释实验计划的合理性。这些试题反映了数学应用的广阔领域,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2、以变求稳,灵活考核主要内容
试题总体设计保持稳定,包括考试内容的布局、题型的设计、难度和差异化的控制。试题的顺序依然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试题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考察,突出主要内容,体现“四翼”考试要求。在答题中,主要考察函数与导数、三角学、概率与统计、数列、立体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等主要内容。在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前提下,对试题顺序进行了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生变得更加灵活,有助于打破僵化的应试教育。
在评分方面,数学系继续贯彻“认真、实事求是、准确、一致”的十六字方针。所有评审员必须通过严格的评审后才能正式评审考试。评分过程中建立了“评分者-组-试题组-科目组”四级质量监控体系。填空题将继续实行双评价制度,让评分工作“让考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
从近三天的评分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能够适应试卷中题型和难度的调整。主要问题是: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推理的严谨性不够,基础知识仍有待加强。
从今年的阅卷情况来看,中学教学要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突破僵化的应试模式。
英语科目:
注重写作规范,不要迷信考试套路
顾洪礼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高考英语评审组组长
2019年广东省高考英语考试采用国卷一,整卷结构基本稳定,题型和分值与2018年试卷一致。试题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重点测试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试题在选材、题目设计等教育理念上力求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考生从试题格式、考点设置等方面,进一步探索语言测试技术,提高考试信度和效度,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科学、规范。
今年的阅读理解题的结构和形式与去年相同。所选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所选文本与中学生或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直接相关,符合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水平,如:政府及相关的。部门为学生和青少年提供暑期工作公告,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个人人气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等; 2)所选课文能够帮助中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或经验; 3)所选文本文本体裁多样,结构相对完整,有利于给学生更真实的阅读体验。
今年的完形填空讲述了乞力马扎罗山的故事,该山对登山者数量不断增加造成的环境破坏表示担忧。文章充分体现了人类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语法填空题围绕“北极熊现状”,介绍了北极熊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急需保护的现状。引导学生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短文批改题的设置是为了介绍作者如何通过一次小小的“意外”爱上足球。教材的选用体现了注重体育锻炼、倡导健康意识的理念,符合“立足教育全面发展方向,加强德智体美劳综合考试”的命题要求。
书面表达题与去年相同,要求考生按照题目要求写一封信。题目要求表明了提出者对英语学科核心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工作,有利于增强劳动意识。求职信的写作要求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积极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文情操。伦敦中国画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意识。此外,试题突出开放性,给考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促使考生发展学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论文还要求考生对志愿者所需要的素质和自身的优势进行总结、分析和批判性思考。这也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考验。
从考生的实际答卷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语法填空、作文批改题中,存在不认真读题、不理解题目具体要求等问题;书写不规则;拼写错误;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猜测的倾向。作答书面表达题时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考生审题不清,缺乏文体意识;信息点的收集和整合存在偏差;语言表达不当,缺乏语境和语用意识;话语建构中带有明显的应试思维痕迹。
通过对试题和考生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建议考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培养根据语境准确使用词汇(特别是动词)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词汇(尤其是动词)的能力。注重写作的规范性;日常教学和备考注重强化学生复习题意识,加强过程指导。通过头脑风暴、同伴反馈等形式,利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分析写作情境和写作要求,构思写作大纲,拓展和填写支撑材料,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日常积累,不要靠死记硬背写作模板、范文来备战高考;你应该更加注意语言的得体。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目的意识、读者意识、任务意识和礼貌意识。普通写作教学应尽量摆脱应试思维。教学要着眼长远,注重抓学生基础,从零开始,不能迷信所谓的“考试套路”。
综合科学物理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科交叉
温德华,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高考物理阅卷组组长。
2019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国卷一物理试题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服务选拔、指导教学。试题以“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为基础,实现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对考生德、智、体、艺、体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试题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出题内容遵循考试大纲要求,知识点覆盖面广。既突出了力、电、磁等基础骨干知识的考核,又体现了不同知识点的交叉和融合。试题加强了对学生推理分析、图像信息处理、数学运算能力等的测试,与往年相比,试题总体稳定。综合来看,今年物理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考验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物理知识高度系统化,具有鲜明的知识结构。掌握好物理是学生培养良好科学素养的基础。其中,物理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今年试题重点考查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鉴定考生基本科学素养,引导中学物理教育回归课本,着力夯实物理基础。
单选题基本上突出考察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例如,第14题测试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和跃迁问题;第15题考的是库仑定律、静电场力等,这些考题都是相应知识点的基础应用。这些问题淡化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了应用基本物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探究,考验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性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素养。今年的实验题在考基础的前提下,加强了独立实验。通过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考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第23题要求考生通过题目中给出的基本装置来修改电流表。这道题既是开放性的,也是探索性的,考验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检验学生应用、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今年的物理试题中,多次采用情境化试题,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例如,第16题以“长征九号”大推力火箭发射为模型,测试学生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该题不仅体现了对考生体模构建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核,更体现了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又如第18题,以篮球运动员的垂直起跳和扣篮为背景,测试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取模型的能力。第33题以材料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热等静压设备为背景,再次考验学生根据实际生产提取抽象物理模型的能力。
4、注重交叉融合,考验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学科交叉是当今科学发展的一大特征。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科学等知识及其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未来的科学带头人。例如,第24题考验学生对电磁学、运动学、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第25题要求综合应用牛顿力学的多个定律(定理)。它还测试学生从图形中获取运动信息并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五、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基础科学素养训练,规范肢体表达。例如,物理量符号的标准化使用就存在很多问题。计算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必须严格按照题意使用;试题中没有规定符号的物理量必须使用常用符号,例如使用x、s、l等的长度符号,不要使用容易与其他物理量混淆的符号。符号代替。
(2)注重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解题过程要能够简洁、清晰地体现物理思维过程。一般在解题的中间步骤不要带入数值进行计算;不要跳过必要的步骤,直接写出结论公式。比如,近两年的答卷中,对于带电离子在均匀磁场中运动的问题,一直存在直接写结论性公式的问题。
综合科学化学
稳中求新,突出核心能力
胡建强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高考化学阅卷组组长
2019年化学试题遵循考试大纲要求。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难度适中。提出了“能力理念、突出思维逻辑、突出学科特色、突出核心素养”的命题原则。稳中求新,落实高考“基本”。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考试要求。试题与实际生产紧密相关,让考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紧跟学科前沿,让考生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人人都可以创新。试题突出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强化必要的学科知识
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是培养化学学科核心能力的载体。知识积累是能力提升的前提和保证。例如,第7题以陶瓷为背景,考察陶瓷的制备,分析氧化物和硅酸盐的理化性质; “雨破天云断贞”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一方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而隐藏化学知识的测试则考验考生对常见无机物质性质的掌握程度。
二、结合实际与学科核心能力培养
考试大纲要求在理解所学化学知识各部分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比或计算,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论证。化学问题。因此,核心知识不应该只停留在记忆层面。学生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具有信息获取、信息处理、逻辑推理、知识迁移、现场反应、归纳论证、探索创新等各种综合能力。实际问题。
例如,第28题是基于中国科学家研究水煤气转化反应的科研成果。它要求考生在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数据关系图(获取信息、信息处理),运用化学基本原理,正确分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判断反应过程和机理(逻辑推理),推断温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和平衡变化的影响(总结和论证),检验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分析思想工业生产实际问题。
三、把握大局,构建纪律思想方法
今年的化学试题大致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题况,即试题本身;第三个维度是题型。第二个维度是核心知识;第三个维度是主体的思维方法。学科思维方法是一门学科的本质。在中学阶段,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结构包括:转化思维、组合思维和辩证思维。对此,今年的化学试题在强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学科思维方法,蕴含着丰富的试题情境中的学科思维和方法。
只有以学科思维和方法为轴心,以化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才能真正掌握中学化学的深层结构和整体脉络,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造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化学学科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并不局限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有些考生未来的工作可能与化学没有直接关系,一些具体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可能会被遗忘。然而,化学学科是从化学知识和技能中升华出来的。思维方法随时随地都会用到。
因此,第12题以生物燃料电池相关知识为背景,以常温氨合成模型为素材,检验对氧化还原平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检验知识转移、归纳和演示的能力、突出主体思维方法其中的转化思维、组合思维和辩证思维有利于学生主体思维方法的构建。
四、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建议
一般来说,常见试题、常见知识点的答案都不错,但不熟悉的考点、新形势信息题、综合试题的答案不太理想,说明信息处理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不足,逻辑推理能力不足。对主体思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强化基本功。高楼拔地而起。练好基本功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只有基础扎实,才能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
(2)加强表达能力。熟练、清晰、规范、准确地表达文字是每个学生必须努力练习的一项重要技能。要尽量避免出现不会表达、字迹潦草、高高低低、没有逻辑、行文不规范等弊端。
(三)注重主动学习和应用,增强知识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师还必须善于利用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实施教学。
综合科学-生物学
突出学科特色,稳中求变
王菊芳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高考生物阅卷组组长
2019年全国高考卷一综合理科(生物)试题能够体现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生物学的教育功能。试题突出生物学学科鲜明特色,注重科学探究,注重检验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引导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保持一贯风格特色,突出应用创新,倡导知识应用、开拓创新,推动生物学核心能力培养。试卷总体难度适中,符合考试大纲要求。不存在有偏见、困难或奇怪的问题。试卷表现出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突出关键能力,注重实验探索。考试中涉及实验设计的题目较多,如第29、32、37、38题,综合考察考生设计生物实验方案的能力,对中学实验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第29题要求考生验证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气孔关闭适应性的直接触发因素。考生需要根据给定材料设计实验计划并预测结果。新颖的试题情境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有助于中学教学注重实验探究中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掌握。
二是关注生态文明,倡导环境保护。生物试题通过考察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积极倡导生态文明。例如,第37题要求考生深入思考能够高效降解环境污染有机物的细菌的分离过程,考验考生对微生物分离、培养、筛选等的理解和应用,积极倡导环保理念。
三是突出生物学科特色,稳中求变。生物试题注重反映生物学科的特点。他们继承了往年的高考题型,但也有一定的变化。例如,第32题测试了对遗传基本规律的理解,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四个翅膀”中的基本测试要求;对相关性状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型的判断,综合考验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体现在“四个翼”的综合要求。
四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适用性。例如,第31题以果园生态系统为例,考察考生掌握食物链、种间关系等生态系统基本概念,运用生态原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突出生物害虫防治方法快速、高效、环保的特点,鼓励考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目前评价结果表明,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较好。大部分考生对试题难度适应能力较强,对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较好,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这体现了我省生物教育的基本情况良好,稳定中进步。在阅卷过程中也发现了考生的一些不足:一是部分考生分析新情况、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部分考生答题不够清晰,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第三,一些考生的回答冗长。繁琐,要注意书面表达和语言规范。
对中学生物教学的建议:一是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整合,培养综合能力。二是结合国家战略方针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实验探究,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三是强化逻辑思维,注重科学术语的规范表达。教学过程中,通过思考、答辩、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表达能力。
综合文科-政治学
发挥学科教育价值促进考生全面发展
赵毅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考政评组副组长
2019年高考综合文科思想政治考试试题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六个努力”,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优化考试方式、检验必备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充分发挥学科教育作用。重视并促进候选人的全面发展。试题内容聚焦时代重大主题,体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新成就,引导考生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测试的知识范围在考试大纲和考试须知规定的范围内,并反映在试题中。试题格式保持了国卷一贯的风格和特点,包括图表、漫画和组合选择题,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整个成交量结构与去年相同,整体成交量保持稳定。具体来说:
1、试题突出学科特色,强化考生政治认同。例如,问题16体现了政务信息平台的民主监督作用;第39题引导考生思考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系统。
2、试题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第19题鼓励文化创新;问题20反映了文化和价值观的变化和发展;问题40引导考生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增强文化意识并落实到行动,知行合一。
3、试题具有国际视野,崇尚创新。例如问题18:与北极国家的国际合作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第38题追踪反映对外开放新进展,引导考生以开放的视角思考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第22题运用综合思维方法来认识和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
考生答题整体表现与去年基本持平。他们对基础学科知识掌握较好,但在结合材料分析方面缺乏灵活性。比如三道非选择题,知识内容基本都比较清晰,也是热点话题和重点知识。但考生在提取材料信息、建立知识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和解释题目方面仍存在不足。
备考建议:采用主题式教学,结合学科知识把握新时代主旋律和时事热点问题,关注教材修订的新内容;注重考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增强推理和分析能力,注重梳理各知识模块的总体逻辑,并加以整合。处理小切口、大范围的材料分析题,避免漏答;加强快速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训练,学会以材料提供的关键词为线索组织逻辑完整的答案。原则陈述必须完整、准确,避免回答错误;提出建议、措施等开放式问题,回答要具体、有针对性;考生现场应保持冷静、自信,不放弃,避免答错位置,不留下遗憾。
综合文科-历史
历史学科核心能力考试取得突破
陈文海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高考历史阅卷组组长
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第一卷充分凸显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方面表现突出。同时,本套试题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按照“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在历史学科核心能力考试上实现新突破。 ”评价体系。试题不仅歌颂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艰苦奋斗和务实创新,也歌颂了唐代人民对阳刚之美的追求;其中包括对《新青年》杂志救国救民探索之路的分析,以及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
从考生的回答来看,大部分考生基础知识扎实,答题能力熟练,主要体现在能够准确描述历史知识点,按照题目要求规范回答问题。例如,“钢铁生产变化趋势”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钱穆观点评述”题则涉及较严格的问答题,但大部分考生都表现不错。这说明考生在处理试题的基础和综合方面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然而,在试题的应用和创新上,不少考生显得比较被动。主要表现是他们既不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观点和材料来论证新问题,也不能够理性。批判性地思考一些有证据的想法。
今年的高考题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很多启示。基于历史学科核心能力的教学和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师生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不仅与历史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密切相关,而且体现了学生面对现实情境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对考生核心能力的考察是多方面的。不仅考验考生通过思维得出的结论,更考验考生的思维逻辑;不仅注重考生解题的结果,更注重考生解题的过程。不仅要考察考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察他们对新问题的实践探究能力。
综合文科-地理
展示立德树人理念,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张正胜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高考地理阅卷组组长
2019年高考地理卷一延续往年风格,以稳定为主,稳中求进。试题紧紧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稳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一、试题特点
彰显立德树人理念,体现地理学科特色。试题选取长三角、东北某地区、黄河小北干流、安仁古镇、欧盟、澳大利亚、里海、芝加哥等国内外典型地区。
然环境与区域发展背景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巧妙设计问题,挖掘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相关原理,准确获取和解读试题背景材料中的信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协调发展的意识,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地域性特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增强家国情怀、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答题情况
考生地理基础较扎实,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有待加强。从考生们的答题情况看,大部分考生能够从试题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解读相关地理信息并且根据所学的地理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结合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和设问要求进行答题,具备了一定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阐释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的能力。但仍有部分考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及地理观点的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建议
重视地理过程教学,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地理概念、地理过程的教学以及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达,重视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大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体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重视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在地理高考中,需要考生具备地理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等,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记者】吴少敏 钟哲
用户评论
今年高考题难度怎么样啊?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终于发布解读了,赶紧看看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高考题目到底难不难?官方解读来了,终于可以解惑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解读很有参考价值,今年高考题目难度分析很详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官方解读终于来了!高考题目难易程度,权威解读不容错过。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高考题目难吗?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解读,官方发声,很有说服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想知道今年高考题目难不难,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解读给了我答案。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等到了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解读,对今年高考题目难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高考题目难度解读,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权威发布,值得一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今年高考题目难吗?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解读,帮你找到答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高考题目难度解读,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权威发布,对考生来说很有帮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已久的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考题目难度解读,终于来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看到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解读了,今年高考题目难度究竟如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题目难吗?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权威解读,解答你的疑问。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高考题目难不难?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解读,给出了答案。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今年高考题目难度的解读,对考生来说非常有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高考题目难度解读,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分析非常专业。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官方解读,今年高考题目难度到底怎么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说了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解读,让我们更了解今年高考题目的难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年高考题目难吗?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解读,终于可以安心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解读,对今年高考题目难度有更深的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