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是有淘汰率的,因为近年来各招生院校的复试比例一般为1:1.2或1:1.5。为此,作为重中之重的专业课复试,考生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调剂考生。下面,笔者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大家谈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的专业课复试,考生必须要注意的三大问题:
1、 密切关注现当代文学学科前沿热点问题,多方搜集、阅读本学科导师的代表性著作及学术论文,做到有的放矢。
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录取的大多为学术型硕士。因而,导师组复试的重点,在于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对热点学术问题的关注与敏感度。于是在面试过程中,他们就会相机提出一些本学科的热点及前沿问题,来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从事本学科科研的兴趣与能力。为此,作为考生,必须密切关注学科前沿问题,这方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与《现当代文学文摘卡》期刊可资参考。这两份杂志摘选的论文,关注的都是现当代文学领域最为热点的前沿性问题,对专业课复试备考,作用不可小觑。
此外,作为面视考官的硕士生导师,一般也都是在某一专题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现当代文学专家,有的导师偏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有的导师偏重于文学思潮与重要文学现象,都有相应的代表性论著与学术论文。因此,在专业课面试过程中,他们也会就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提出一些问题,来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性思维。而学术创新思维,对一名硕士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备考专业课复试,导师的相应学术著作与论文,也是必备的重要参考资料。
2、 面试考场上,回答现当代文学专业课问题时,无论是作家作品,还是文学思潮,都要尽量结合具体作品作答,这样可大大提升你在导师组心目中的印象,从而最终胜出。
北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资深导师温儒敏、曹文轩两位教授都曾感慨:现在的大学中文系学生,包括北大学生,考研考博,往往只背参考书,不读作品。具体表现在复试时,一问学科热点问题,回答头头是道,但一问具体作品细节,就哑口无言,令人痛心。这一问题业已引起许多高校中文专业的高度重视。为此,许多院校现当代文学专业课复试时,加大了对具体作家作品熟悉度的考察。
至今犹记,我当年在参加考研复试时,专业课《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复试试题,就是通过具体作家作品来呈现的。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抽到的面试题是:请从《红高粱》与《灵旗》两部中篇小说中,任选一部,谈一下新时期小说与“十七年文学”对“战争”的表述有何本质不同?看到题目的一刹那,我心中窃喜,因为莫言的名作《红高粱》我曾看过数遍,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再熟悉不过。于是,我稍事思考,选择了《红高粱》 作答,结合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在抗战年代的爱情故事,指出《红高粱》与“十七年文学”对“战争”表述的根本不同在于,它重点彰显的是战争年代的人性美与民族伟力的张扬。问题答完后,导师组从事思潮研究的赵教授连说了两个“非常好”。可以说,我当年能调剂成功,这道专业题的精彩回答起了很大作用。3、 专业课复试时,对自己不甚了然抑或模棱两可的学术问题,一定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敢于向导师组承认自己目前学术准备的不足,并表明自己会“迎头赶上”的坚定态度,也是有录取机会的。这一关键时刻,切忌不懂装懂、贸然作答,给导师组留下浮夸、不踏实的恶劣印象,最终影响录取。
还以我上面提到的那道专业课面试题为例,因为题目中有“任选”一词,当时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非常熟悉的《红高粱》展开论述,从小说丰沛的故事情节、饱满的人物形象入手,循序渐进,有说服力地进一步指出,《红高粱》重点突出的是战争年代彰显的人性美与民族伟力的张扬,赢得了导师的称赞。但对另一部中篇小说《灵旗》,当时的我是不熟悉的,只是之前在某期《小说选刊》上看到过小说题目,并未阅读,对于它的作者乔良,也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新时期的一位重要军旅作家。因此,当赵教授紧接着问我下一问“你为什么选择《红高粱》作答,而不选择《灵旗》呢”时,我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没读过《灵旗》”,这时,赵教授并没有为难我,反而露出了赞许的目光,然后才抛出最后一个问题“《灵旗》的作者是谁,你知道吗?”,很显然,导师是想考察我对“新时期战争小说”这一学术热点的了解情况。因为有备在先,这个问题显然难不倒我。当我颇为轻松地答出“知道,它的作者是乔良,是一位军旅作家”时,我看到导师组组长李教授面带赞许地重重点了下头,心中暗喜:这次专业课面试,或许有戏!
果不其然,一周后,文学院网站公布了录取结果,我很幸运地以调剂生的身份被录取了!
最后,顺便说一下,我们当年的专业课复试,参加面试的一共16人,最后录取了12人。其中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现当代文学专业8人,全部录取。调剂生参加面试的一共8人,最终录取4人,录取比例仅为2:1,还是有些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