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高考分数线”,哎哟喂,一提这几个字,我脑瓜子嗡嗡的,跟老式收音机串台了似的,全是些断断续续的画面,夹杂着老妈的唠叨声,老师的粉笔灰,还有自己刷不完的题海战术,那滋味,啧啧啧,一言难尽啊!
记得那年头,家里穷啊,就指望着我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可我呢,偏偏是个“不开窍”的,整天就想着跟小伙伴们撒丫子疯跑,学习成绩嘛,就那样吧,不上不下,看得我爸妈是干着急。
直到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着墙上贴着的红榜,用他那浓重的方言说:“你看人家隔壁班的小芳,这次模拟考又是年级第一,你这成绩再不抓紧,到时候连个中专都考不上,就只能回家种地了!”
哎哟,您别说,班主任这话还真管用!我这人吧,吃软不吃硬,一听到“种地”俩字,立马就蔫了。想想我爹那双粗糙的手,再看看自己细皮嫩肉的,这要是真让我回家种地,那不得脱层皮啊!不行,我得拼了!
打那天起,我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头扎进了书堆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点着煤油灯看书,晚上熬夜到半夜,就着月光刷题,那股认真劲儿,连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
可老天爷就喜欢开玩笑,眼看着高考越来越近,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晚上经常失眠,白天上课也没,整个人瘦了一圈,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我妈看着我这样,心疼得直掉眼泪,一个劲儿地劝我:“孩子,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考不上咱就不考了,妈养你一辈子!”
我爸虽然嘴上不说,但也偷偷地把家里养的猪卖了,给我买了当时最流行的复习资料,还特意托人从城里买了一台录音机,让我听英语听力。
哎,说起来真是惭愧,为了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我爸妈操碎了心。我暗暗发誓,这次高考,我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于,高考那几天到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考场,开始了我的“生死之战”。考完后,我感觉自己发挥得还行,但也没指望能考太高。
分数出来后,我傻了眼。比我预想的要高得多!我居然过了那条该死的分数线,还超出了不少!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角色技能:记性超群!
高考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记忆力考验。那些公式定理,背得我脑瓜子都疼。不过,也正是这份记忆力,让我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游刃有余。
玩家感受:酸甜苦辣,啥都有!
高考是一段酸甜苦辣的经历。酸的是复习时的煎熬,甜的是跟前几年一比,1990年的分数线,那可是坐了火箭,蹭蹭蹭地往上涨啊!为啥子呢?
咱们得知道,1990年那可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地的时候,经济发展得快,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大。高校招生规模虽然扩大了,但还是赶不上大家伙儿上大学的热情啊!僧多粥少,分数线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1990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也比前几年多了一大截。你想啊,70后可是人口出生高峰期,这么多人一起竞争,那分数线能不高吗?
所以说,1990年高考分数线高,那是时代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必然趋势啊!
那么,这条高高的分数线,对当时的社会又有什么影响呢?
它像一根指挥棒,引导着当时的教育方向。分数线一高,学校和老师们自然就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了。各种补习班、提高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唯有读书高”的氛围。
它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阶层流动。你想啊,分数线高了,能考上大学的人就少了,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教育资源本来就比城里差,这考上大学就更难了。这就造成了一种“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现象,也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1990年高考分数线高,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它促进了教育改革,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改革开放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1990年高考分数线,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它是一段特殊的记忆,也是教育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你呢?你对1990年的高考分数线有什么样的记忆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