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的历史记忆
刘海峰
(浙江大学科举科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历史上有些东西被大张旗鼓地创造出来,但很快就消失了,很快就成为了历史的遗迹。不过,俗话说,有些事情,开头简单,结尾宏大。当他们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并没有特别关注他们。但他们后来的演变影响力越来越大,让后人反思他们的创作。一开始,我突然意识到创作的重要性。高考制度就属于这种“始于简单,终于庞大”的东西。
自1952年建立高考制度以来,已经70年了。70年前,第一次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5.9万人;70年前,第一次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5.9万人。 70年后,预计202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将超过1100万人,增长超过186倍。 70年前,第一次高考仅录取5.32万人; 70年后,2022年高考录取人数接近1000万人,也扩大了约188倍。 70年前,高考只是与一小部分人相关的招生考试; 70年后,高考已成为全国瞩目的大规模招生考试。
如果现在让人们说出中国各种教育制度或措施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项,那么高考无疑会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无论你喜欢与否,高考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教育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制度建立70周年的今天,回顾高考制度的创建和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1、新旧招生制度的分水岭
在中国高考历史上,1952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它成为新旧招生制度的分水岭,标志着“高考时代”的开始。要真正了解高考制度,我们还得回到1952年。
高考制度并不是1952年突然出现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稳定国家政局,保证高等教育顺利过渡,各高校仍沿袭民国时期大部分时间的做法,实行单独招生考试。但北京、清华、南开三所大学以及北师大、北洋大学分别采取联合招生的形式;上海率先成立“上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委员会”,采取统一招生考试方式。当年8月11日,上海大学、上海法学院、上海商学院等16所高校使用统一试卷同步进行考试。
195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号文,对各主要行政区域内全部或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联合或统一招生。考试科目为汉语、外语(英语或俄语)、政治知识、数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物理、化学。除各院系共同必修科目外,各学校还可以根据院系性质增加一些附加科目。由此,全国201所高校中,东北、华北、华东三个地区的73所高校联合招生。
为了进一步改变各学校各自独立招生造成的混乱局面,减少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1951年又规定,各主要行政区域要力争实行全部或部分学校统一或联合招生。高等教育机构的一部分。如果有困难,就要考虑具体情况。每所学校都可以单独招收学生。当年,五大区普遍实行联合招生,统一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东北、西北地区高校招收学生数量不足,地区统一考试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相互调整招生存在困难。
在前两年地区联考和统考的基础上,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号文,明确规定从当年起,除经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全国所有高校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省、市、自治区统一领导相结合的招生方式。为了便于组织统一招生和考试工作,成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1952年8月15日、16日、17日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各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有两科,早上7:30-9:10一科,9:30-11:10另一科。下午考试时间为2:00-3:40和4:00-5:40。具体考试科目和时间为:15日上午:语文、数学,下午:化学、中外历史地理。 16日上午:物理、政治知识,下午:生物、外语(俄语、英语)。 17日将安排额外的笔试和技术科目。每位考生必须参加所有八个科目的考试,并申请语法、金融和经济等学院或院系。政治、外事、外事、历史四科成绩总和占60%,数学、科学、化学、生物四科成绩总和占40%。申请理、工、农、医等院系时计算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恰恰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由各主要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和评分试卷。
此后,中国走上了统一招生考试的道路,年复一年地举行高考,直到1966年“文革”前夕被废除。
二、高考制度创立的理由
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原因。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绝非一日之功,而是从民国过渡时期的统一招考、联合招考和联合招考制度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量变的积累后实现了质的飞跃,并一直沿用和发展至今。
中国于1952年在世界上率先走上了大学统一招生的道路,这是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也是大学招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所推动的。具体分析,主要有四个原因。
首先,计划招生是宏观调控的产物。统一招生考试是清末民国时期高校各自招生考试出现诸多问题后所采取的一项改进措施。事实证明,各学校完全自主招生存在问题,导致高等教育畸形发展。文科、法学、商科的专业太多了,容易提供,申请者数量多,而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理科、工科、农科、医学科的专业就是这样的专业。正在缓慢发展。为了纠正文科专业的不平衡,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于1933年实行计划招生。高考制度诞生于建国初期的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的。 1952年7月2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实现一九五二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计划的指示》号文,强调严格执行各地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是实现这一干部培养计划的关键。高考是在计划经济初期设立的。但是,高考制度不一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不是学习苏联的产物。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前苏联,从未实行过统一高考。另一方面,俄罗斯在实行市场经济后,近年来也学习中国高考,采取了统一高考。
其次,是招聘考试制度发展演变的结果。统一招录和考试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是受传统文化中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考试制度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需要从分散到统一,才能实现公平、效率、可比性。在单独招生的情况下,考生必须自费前往大学所在地或几个考点参加考试,这对于很多偏远地区的考生,特别是家庭贫困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另外,当时的名牌大学经过一两次招生就可以招到足够的名额,而很多高校尽管多次招生仍然名额不足。由于部分学生同时被多所学校录取等原因,新生入学率很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院校单独招收的新生质量不高。大学各有不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实行了联合或统一招生。
三是抗战时期统一征兵的体现。 1938年至1940年,为适应抗战需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统一招考制度虽然存在时间不长,而且是在救国战争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制度,但却是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西方教育制度以来,在统一招考方面的首次尝试。清末。有利于推动中学按院系选拔。课程标准组织教学,监督中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它为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实行统一考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典范。
四是科举文化传统的影响。为什么统一招聘制度首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有深刻的文化和传统因素。从考试形式和影响来看,高考和科举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科举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仍然是一种落后、反动的选拔学者制度。高考制度建立之初,并不是为了模仿科举考试。但是,我们可以说,高考制度的建立至少间接地受到了科举制度的影响。因为传统文化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无论如何评价1300年的科举制度的功过,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和观念都或多或少地烙印着科举文化。即使高考制度的建立没有直接考虑古代的考试形式,科举文化也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积淀在传统文化之中。因此,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个人或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科举传统的遗传因素。这就像孙中山本人没有经历过科举生涯,但他会提出《五权宪法》的考权,就像民国时期设立科院一样。如果孙中山不是中国人而是西方人,无论他多么熟悉中国的考试制度,无论他多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永远无法在一个国家建立考试权或考试制度。未经深刻审视文化传统。医院。很难想象一个西方人会在整个社会和政治结构中如此重视考试。实行严格计划经济的前苏联,无法设想统一的招聘和考试制度。高考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正是因为中国有考试的文化传统,统一高考制度最早在中国出现。
3、高考史上的新纪元
高考制度的建立,开辟了我国高考历史的新纪元。这是一次反映历史发展方向、在世界大学招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重大改革。只是当时的创始人没有也无法意识到他们正在建立一个会对中国社会和教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体系。
我国高考制度建立以来,对于促进中学生刻苦学习、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高考公平竞争,为高校选拔了数百万合格人才。经过培训,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各行业的骨干力量。
但有利有弊,抽签统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高考的积极效应在充分发挥的同时,高考的消极效应也日益显现:中学只注重智育,片面追求高考录取率。学生考试负担过重,学校无法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分数当道”、“白专路”等非议不绝于耳。1966年,14岁的高考这一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并被废除。
选拔考试太奇怪了。当你置身其中时,你会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想要尽快获得自由。但当你挣脱了考试的束缚后,往往会发现自己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普通人无路可进。当你陷入依靠权力、金钱、关系的无序恶性竞争时,你可能会怀念过去所厌恶的科举制度。这就是“文革”前后“老三”中学生对高考看法的转变。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成为当时的普遍愿望。
在恢复高考30周年和40周年之际,全国媒体陷入“集体怀旧”,发表了大量回忆和纪念文章。然而,由于70年前高考制度的建立离我们太遥远,而且没有戏剧性的转折故事,也没有激动人心的宣传,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高考制度是1952年建立的,所以很容易出现“集体健忘”的情况。
用户评论
高考制度的历史记忆,满满的都是时代印记,感叹时间飞逝!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70年,高考制度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变革,也见证了无数学子的人生轨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1952年到2022年,高考制度一直在不断完善,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人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恢复高考到如今,多少个日夜的奋斗,都凝聚在“高考”这两个字里。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是每个学子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70年,见证了社会发展,也见证了无数人的拼搏与梦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高考制度的历史记忆”,不禁想起当年备考的艰辛,感慨万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制度的变革,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制度的历史记忆,值得我们铭记,也值得我们反思和展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缩影。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70年,高考制度历经风雨,始终坚守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望高考70年的历程,我们应该对未来的教育发展充满信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制度的历史记忆,不仅是教育史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是公平竞争的舞台,也是梦想起航的地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70年,高考制度的发展史,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缩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制度的变革,离不开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制度,为无数学子打开了通往梦想的通道。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70年,高考制度见证了中国教育的进步,也见证了无数人的成长与蜕变。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段人生的旅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70年,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